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风险
发布时间:2019-08-26
来源:

       近些年,利用数字化网络、通讯等实施诈骗的行为高发,不少诈骗案件的受害人众多,造成的损失多达上亿,个别电信诈骗案件,更导致受害人被诈骗致死。除了以往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对受害人实施诈骗,诈骗人员更是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利用社会热点,利用不同群体的切身感受,花样百出地翻新各类“套路”,可谓防不胜防

概念解析
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特点
►犯罪工具高科技化,作案过程非接触化;
►作案目标具有不特定性与特定性相结合,资金流向具有复杂性;
►作案依托网络技术为实施犯罪提供支持,手段不断变换;
►作案过程具有隐蔽性,作案时间短;
►跨国、跨区域流动作案,新类型有组织犯罪呈公司化、专业化管理。

电信网络诈骗惯用手法
1、银行卡异常消费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联系受害人,以个人信息泄漏为由,称受害人银行卡出现异常消费,再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安全提示:市民要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及密码,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信息。对来历不明的短信或电话需提高警惕,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密码等账号信息。如果收到可疑短信,持卡人可亲自到银行柜台咨询,也可致电发卡行的客服热线。

2、低价购物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安全提示:在进行网购的时候,一定要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切莫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资料;要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绝不向陌生人预付款、转账;万一上当受骗要及时报案,抓住一切可能挽回损失的机会。

3、冒充领导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以领导的名义,通过清楚报出受害人的姓名、领导的个人相关信息等来取得受害人信任,通常以包红包办事的借口要求汇款,并且利用受害人急于帮助领导解决问题以及难以拒绝的心理实施诈骗,受害人一听到是自己的领导,在没有怀疑和核实的情况下便进行了汇款。
安全提示:核实对方身份,及时与领导联系询问,切勿对号入座或转账,不论骗子以什么借口为理由,只要涉及转账、汇款,市民都应该提高警惕,最好的办法是当面核实或者通过可靠的联系方式核实。

4、冒充亲友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聊天工具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账号主人对其亲友或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
安全提示:在网上使用聊天工具时需谨慎,在聊天工具添加好友时需进一步确认,谨防他人冒充好友。当好友提出转账要求时,要先拨打好友电话确认。如有用户发现自己聊天工具被盗时应尽快取回密码,并告知好友谨防被骗。

5、冒充网店客服诈骗
骗术揭秘:购物节是该类案件的高发期,受害人在购物节期间疯狂购物,犯罪分子则开设虚假的购物网站或店铺,一旦受害人下单购买商品,便联系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聊天工具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余额不翼而飞。
安全提示:网上购物选择多,骗子想法把空钻;冒充店主来联络,反复确认问客服。不要相信主动找上门来的客服,遇到问题应当通过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

6、调薪招聘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交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安全提示:招聘面试时一定要谨慎挑选,对招工方的资质以及所做工作的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对自己的身份信息要有保护意识,特别是涉及到用身份信息去办理一些涉及金钱的业务时要多长个心眼,维护好自己的权益。

7、代办信用卡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通过网站发布可办理高额信用卡的广告,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犯罪分子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形式要求受害人连续转款。
安全提示:银行对于信用卡办理审核控制非常严格,不可能“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就能申请信用卡”。市民要提高防范意识,办理信用卡要到正规的银行办理,切勿轻易将自己的资料透漏给陌生人。

8、娱乐节目中奖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以 “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信息,称其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将获得巨额奖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安全提示:虚假中奖考验你,定要核实别轻信。发现受骗莫慌乱,及时报警来应对。应该咨询该公司官方网站上所留的客服号码,验证其真实性。

9、贫困助学金诈骗
骗术揭秘:在开学期间,学生和家长要特别防范此类案件。犯罪分子通过不法途径了解到学生的信息,并以领取国家统一发放的贫困助学金为由对受害人实施诈骗,对方能准确地报出受害人的相关信息,使受害人深信对方的身份,并根据指令去操作汇款。
安全提示:扶贫基金组织不会直接电话联系学生本人及其父母,只会通过学校进行通知,再由学校统一登记和发放。如对相关政策存在疑问,可直接拨打教育局或学校相关部门的电话核实,切记不要按照他人提示操作银行卡等涉及资金的业务。

10、金融交易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受害人信任后,用引导其在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股民资金。
安全提示:利息回报是诱饵,过高收益不可信。查清资质是关键,不能轻易投血本。先期小赚是铺垫,就等大钱一锅端。投资理财不是银行存款,不可能做到零风险,所以投资者在投出每一笔钱之前,都要清醒评估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11、虚构色情服务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在互联网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号后发现被骗 。
安全提示:强化自我心理防线,不因贪图小利而受到诱惑。切忌向对方透露个人信息,特别是不要向犯罪分子提供的账号汇款。市民应提高防范意识、主动拒绝不良诱惑。

12、贷款诈骗
骗术揭秘:犯罪分子通过群发消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受害人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安全提示:建议市民尽量通过银行等正规途径办理贷款业务,贷款时需先给保证金或者利息的,一般都是骗子。“无需抵押,当天放款”就是犯罪分子常用的广告语,这些看似诱人的宣传背后暗瞄着许多猫腻儿,纯属骗人钱财的陷阱。